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太极文化太极文化

陈家沟老人讲述太极拳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几近灭绝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5-23 人气:1247

  太极江湖,从未平静。新中国成立前几近灭绝的太极拳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在这段岁月中,陈氏太极拳的发展都有哪些值得回忆的故事,我们为您详细道来。

遭遇劫难

一场蝗灾,差点毁了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的故事,得从上世纪40年代说起。

  76岁的陈家沟老村支书张蔚珍说,明末清初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后,太极拳一直很受人们喜爱,并发展成陈、杨、吴、武、孙五大门派。

  但到了1941年,陈家沟遭了蝗灾,饿死了很多人,村里只剩下几十个老年人。“哪里还有人练拳?陈氏太极拳也中断了。”张蔚珍说。此后,因多年战事,不少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太极拳几乎走到灭绝的边缘。

  “国家兴,太极才兴。”在他眼里,太极拳和所有武术一样,和国家兴亡直接联系起来。1953年,陈家沟学校的几位教师请来一位名叫王雁的老拳师。这时,已经15岁的张蔚珍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太极拳。

开馆授拳

第十代传人回乡发现已没人练拳

  陈家沟的太极江湖,从1958年以后,变得喧嚣起来。

  张蔚珍说,1958年,曾在原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当“国术教官”的陈照丕从北京回乡。他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曾在北京宣武门外摆擂台,17天没有对手”。

  “陈照丕回到陈家沟,发现家乡竟然没有人练太极拳了,心里很难受。”于是,陈照丕专门把妻子接回来,决定在家乡教拳。

  年轻人成为陈照丕教拳的主要对象,他立下规矩,不论姓氏,不论男女,只要愿意,都可以免费学拳。

  从最初的30多个年轻人,到越来越多的人学拳,陈照丕在陈家沟成立了业余体校,实际上还是传授太极拳。

“文革”冲击

“武术不分阶级,教拳有啥错”

  太极江湖初起云雨,“文革”却来了。1966年,张蔚珍已经在陈家沟当了2年的村支书,这段经历,他记忆犹新,“陈家祠堂被砸了,太极拳被当做‘牛鬼蛇神’、‘四旧’对待。”

  陈照丕受到的冲击最大,红卫兵说他带头传播“四旧”,而且他家里是地主成分,他又曾是国民党党员,还参加过特务组织,“最后他被逼得走投无路,跳井自杀。”张蔚珍说。

  好在井水不是很深,群众及时发现,把陈照丕救活了。张蔚珍说起当年,仿佛一切历历在目:“陈照丕跑来问我,‘我教拳有什么错?毛主席还说过,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呢。’后来我就告诉他,太极拳是好东西,能健身又能防身,武术不分阶级,为啥不能教?让他以后还好好教拳,出问题了我负责。”

保护传承

为防止断代,培养出“四大金刚”

  虽非陈家人,但张蔚珍认为,他是村干部,有义务保护太极拳的传承。

  “陈照丕当时已经70多岁了,万一他突然去世了,太极拳就失传了,那时村里练拳的人只是学会了套路,实战还不行。”张蔚珍觉得,应该重点培养几个人,保住太极拳的精髓。

  张蔚珍推荐了4个人,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陈小旺和陈正雷是陈照丕的侄子,王西安是民兵连长,朱天才是民办教师,“4人悟性最好,练得最下劲,水平也很高。”

  1971年,陈照丕肝病复发去世,张蔚珍请来了定居北京的太极拳传人陈照奎。每天清晨,在村里的一个大土台子上,陈照奎登台教拳。为了提高老百姓学拳的积极性,张蔚珍找人记下学拳人员的名字,学拳就可以记工分。到了晚上,陈照奎重点培养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

  后来,他们四人成为太极拳大师,被称为太极拳“四大金刚”。

走向世界

日本学徒最早来陈家沟

  因为太极拳,温县成为河南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县,上世纪80年代初,外国人开始来陈家沟学拳,最早来的是日本人。“那阵势可大了。”张蔚珍回忆,为了保证治安,县公安局副局长陪同日本人来陈家沟,管制特别严,不允许他们乱跑,也不允许他们住在陈家沟,所以他们都是当天来当天走,晚上住在郑州。

  太极从此开始影响世界,后来又走向世界。

  温县政协副主席、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说,太极拳的影响范围从温县陈家沟发展到包括港澳台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影响覆盖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15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亿的爱好者。

下一个:武术与拜师
网站首页 | 会馆介绍 | 教学团队 | 太极文化 | 太极课程 | 媒体报道 | 学员心得 | 初学指南 | 在线报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苏州力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南施街澳韵花园商铺2楼陈氏太极  苏ICP备12078499号-4 技术支持:广州网络推广公司 网站地图
太极英雄榜
苏州太极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