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很多中老年朋友喜静不喜动,平日生活中无非就喜欢看看电视剧,打打牌、下下棋,经常一坐就是一下午,其实这样很伤身!
而不时起身站一会对身体有着很大的补益作用,教你一套可以养生的站姿,赶快学起来吧~
利用一切机会“站”出健康
每天应尽可能多地创造站起来活动的机会。只要养成经常站立的习惯,就能为健康加分。“站”出健康要把握下面3个原则:
很多细节的改变,可以帮我们养成站立的习惯。
比如以下一些生活细节:
▶ 尽量少开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坐地铁或公交别“抢座”,如果乘坐站数不是很多,尽量多站一会儿。
▶ 站起来接电话,如果是移动电话还可以边走边接。
▶ 用小容量的杯子节水喝,增加起身的次数。
▶ 下午如果感到困倦,可以起身站立一会或走动一下,避免坐着打瞌睡。
▶ 喜欢看电视剧的退休族不妨站着看会儿电视。
▶ 吃完饭立刻刷碗,以免窝在沙发里长出小肚腩;
▶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能饭后散散步,即可以缓解困倦感,又能增加运动量;
▶ 有午休习惯的退休族,最好不要吃完中饭就躺下,在屋里溜达10分钟,或站一会再休息。
▶ 出门坐车回家不妨提前一站下车走回家,既锻炼身体,又能看看沿路景色;
▶ 上楼层数不高的话,能走楼梯就不要坐电梯。
每天“站桩”10分钟,从头到脚都轻松
站桩,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如木桩一样站立,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相信练太极的退休族应该都对“站桩”很熟悉,这是中国武术的基本功。
功效
只需短短“站桩”几分钟,就能让颈椎和脊椎得到良好的拉伸,血液循环通畅;
一蹲一起,肌肉从紧张到松弛,就像做了一次全身的肌肉按摩,有效锻炼腰背肌、股四头肌;
站桩还有助于保持人体的稳定性和耐力;还能保护膝关节、缓解衰老、塑形健身。
站桩时呼吸深度加深,有利于肺部健康,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运动。
适宜人群
站桩不要求任何运动基础,任何年龄层的人都适宜。
适宜练习时长
每次练5~30分钟为宜,具体视身体条件,一般不超过1小时。
初练者,站桩3~5分钟后,双膝关节或可感觉发热、震动均属于正常现象,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坚持,争取每次站桩都可能达到让腿部肌肉充分锻炼的效果;如果一时难以忍受,可休息片刻再继续。注意不要在过饱或空腹时练习。
站桩前热身运动
拉伸全身韧带,重点是腿部及手臂韧带肌肉;
腰部热身,采用腰部的缓慢转动;
颈部活动,缓慢转动颈部,
手腕运动,双手十指交叉,转动手腕,
脚腕运动,脚尖点地,转动脚踝关节;
站桩的具体动作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屈膝不过尖(脚尖),两臂环抱置于腹前,悬顶竖脊放松腰身,宽胸实腹呼吸自然,中正安舒精神内守。
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①百会虚领:百会穴在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百会的含义是百脉经气汇聚的地方,是人体强壮穴之一。
站桩时,这个地方要虚灵顶劲儿,感觉好像在百会处吊起一根丝线,轻轻地拉起脊柱这根链条,力度适中,似悬非悬。
② 三关通畅:三关分别指命门、夹脊、玉枕。
这三个地方分别在人体的腰邸、后背和后脑勺,经络分布错综复杂,是气血在体内运行时最难通过的,也是人体最容易产生疼痛的地方,就像三个关卡一样。
③脚下生根:站桩时,脚下功夫要学树根的柔韧,轻轻环抱大地。
站桩后缓慢收功
站桩属“静运动”,整个练习过程讲究一气呵成,结束后缓缓做收功动作。
站桩容易犯的错误
刚开始站桩时,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塌腰、挺胸。塌腰一定伴随着撅臀,这时命门处是凹陷的,生命之门之门是关闭的;挺胸时两肩胛骨往一块聚,夹脊处夹紧,气血流通受阻。
提醒
▶ 站桩要循序渐进,每次保持的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尽可能地延长至3~5分钟。坚持不了的人切勿勉强。
▶ 由于站桩需一定时间,一定要找专业的老师学习正确的站桩姿势和要求,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骨骼造成伤害。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网络,发布旨在传播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或删除。